5.1 员工培训:
第一,从系统地分析培训需求入手,制定年度培训工作规划
培训管理者都知道培训要从需求分析开始着手,但绝大多数培训管理者只是从员工个人着手进行培训需求分析调查。根据员工培训需求调查结果,设计了第二年的培训课程开展计划就万事大吉了。T公司也如此操作。实际上,员工的培训只是培训需求的一小部分,甚至只是较少的一部分。课程开展计划也只是年度培训规划的一部分,是显现出来的部分。培训需求来自于三个方面:企业整体、企业中的特定群体(部门)和员工个体,而T公司通过需求调查所得来的结果,有不小的部分是员工个体的培训需求,与企业整体和部门的需求结合得并不密切,甚至完全是个人的需求,与企业与和部门毫不相干。在培训资源紧缺的情况下,T公司不可能一一满足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(即使在培训资源丰富的情况下,企业也难以满足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),这样,培训计划实施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员工对企业的不满,对培训部门的需求调查也不再认真,而是敷衍了事。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得来的培训需求是片面的、零碎的、与企业整体目标结合不紧密的。企业组织的培训就应该首先满足企业整体的培训需求。即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,要求员工要掌握哪些技能,转变哪些理念,这些技能与理念中需要培训来支持的部分,就是培训工作的重点。企业整体的培训需求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:企业发展战略、年度工作计划、夜上海社区论坛、行业特性、企业发展阶段等。部门培训需求主要是征求各部门主管的需求,由其根据部门的工作目标来提出自己的需求。员工个体培训需求则可以通过发放培训需求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完成,并由部门主管来判断是否符合企业的需求。这样,培训满足的不仅是企业的培训需求,还满足了部门及员工的培训需求;不但满足了当前工作任务的需求,还满足了长远的企业发展战略的需求。系统、全面、到位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制定年度培训规划首先要做的步骤。
第二,建立培训课程目录,制定年度培训课程开发计划。
培训需求分析完成后,下一步就是为实现这些需求而安排培训课程。许多企业做的培训就象黑瞎子掰玉米,掰一个丢一个,完全没有积累培训课程,也没有规划企业到底需要哪些培训课程来满足培训需求。T公司虽然重视培训,但是也不重视积累,培训部门所掌握的培训课程资源并不丰富,每一次开课都是一个“重复发明轮子”的过程。这样,更增加了培训的随机性。从需求的频率来分,培训课程可分为常规课程和随机课程两类。对于常规课程,培训管理者应该分门别类建立完整的课程目录,加强对课程的管理,并保证课程的延续和持续改善,并根据课程目录制定年度培训课程开发计划,从而使培训更系统、更完善。
第三,推行培训案例征集制度,提高培训的有效性,增强培训的吸引力。
无论是企业内部培训师还是外聘的职业培训师授课,T公司的员工普遍抱怨培训的针对性不强,培训师所传授的方法技巧不能直接用于本企业的内部管理,并由此推定培训师不了解行业,不了解企业,或者水平不高。实际上,作为一名培训师,不太可能全面细致地了解T公司及学员所面临的问题。企业及学员通过培训所要达到的目标,所面临的问题,应该由培训的组织者来提供给培训师。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案例是最好的材料。把工作案例提交给培训师,由培训师根据案例来组织课程,培训不可能不再具有针对性。否则,那真的是培训师的水平或者态度有问题了。结合了员工实际工作中的案例,培训不再是拿世界知名的企业说事,培训对员工的吸引力增强了。但是,案例不是说有就有的,它需要平时的积累。T公司应建立培训案例征集制度,由各部门管理者和员工收集整理提交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。T公司的培训管理者本身也要经常到各部门了解工作的情况,收集对培训有用的案例。当然,涉及到敏感问题,要注意处理的技巧,否则的话,会遇到极大的阻力,甚至给培训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。
第四,制定岗位技能表,系统分析员工的培训需求。
有些IT公司从来没有系统地分析过每个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。在安排培训的时候常常是凭感觉。这个课程是某个员工工作范围内的,所以就安排他参加。不是根据员工的工作需要来安排,而是有了培训课程再安排员工参加。这完全是本末倒置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,实现培训的系统性,必须系统分析每个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,制定岗位技能表,根据员工缺乏的技能再来组织培训。
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,不是一个部门,也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工作,但T公司要真正地提高员工的素质,培训真正地要提升水平,使培训更系统,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当这项工作完成之后,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,培训工作也变得更有效、更系统。(附表二) 等级说明:
1、没有相关知识/技能,不能执行相关任务。
2、接受了相关培训并通过了知识考查,在他人的帮助下可完成任务。
3、具备相关知识/技能,实践表明,参考标准操作说明书,可完成工作。
4、不需任何帮助,可独立完成工作3 `" X8 a6 r4 x0 \. l
5、可辅导他人完成工作。
第五,推行教练体系,全面提高培训效果。
培训效果是培训管理者最头痛的问题。美国三名培训师奥里维罗(Olivero)、本(Ben)和科普曼(Kopelman)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,培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22.4%,而培训加教练提高工作效率为88.0%。这表明,教练是提高培训效果的非常有效的手段。在T公司内部建立一支教练队伍,或者就把内部培训师训练成一支教练队伍,针对一些重要的课程与技能,针对一些重点的员工,采取培训加教练的方式,能极大的提高培训效果。内部教练在提高专业技能上尤其有效,如销售技能的培训、各专业模块的培训等。T公司要把员工培养成专家,由内部教练来培养是最佳的方式,销售人员的培训采用教练的方法也是很好的方式。由于人际关系的原因,对于领导力方面的培训,推行内部教练会遇到较大的阻力,这样的课程,采用外部教练效果会更好一些。
培训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细致而漫长的过程,一个年度的培训规划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就已经很好了。所以,选择一至三个年度工作重点,作为突破口是明智的选择。这也是T公司在进行2006年培训规划时所应采取的策略。